《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全国两会报道

  粮食安全问题历来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李克强总理在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

  如何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

  关于种子和耕地,中央已经多次明确发声。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1年的八大重点任务,其中就包括"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  

  种子和耕地助推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生产交出了一份让全国人民满意的答卷。

  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连续多年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对这份漂亮答卷,粮食播种面积止跌回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此前介绍,2020年,各地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止跌回升。

  此前,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已连续4年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增长0.6%。其中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69亿亩,比上年增加176万亩,增长0.1%。

  耕地是我国宝贵资源,是关系十几亿人的吃饭大事。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发布,其中明确: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从2020年及近年来的粮食生产结果看,耕地保护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除了耕地,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也和种子密切相关。

  3月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的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粮食安全、种子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万建民进一步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种业坚持科技创新,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尤其是口粮类已经占到了54.8%,良种覆盖率超过96%,总体上"中国粮"用的主要是"中国种"。最近选用的口粮品种,在质量上已经和日本、泰国等国生产的优质大米相当,也已经研发出适合糖尿病人吃的大米,让百姓不仅吃得饱,还能吃得越来越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保障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实中央提出来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耕地就是藏粮于地,没有耕地,综合能力就上不去;藏粮于技,就要靠科技,其中的核心就是抓种子的问题。"魏后凯说。

  多管齐下解决种源

  "卡脖子"问题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在种子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种子被喻为农业"芯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农村部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廖洪乐在2020年12月接受采访时表示:"种子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极其重要。它在农业生产的作用,相当于工业生产里的芯片,这是一项核心技术。"

  目前,我国的种业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今年1月《人民日报》刊发的专访中表示:"我国种业自主创新确实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如果出现极端断供情况,虽然不会‘一卡就死’,但确实会影响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

  当然,出现被"卡脖子"的品种,并不包括中国老百姓的主粮——水稻和小麦。农业农村部在今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目前,这两大口粮作物品种我国100%自给。但是玉米、大豆等品种,却不乐观。农业农村部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大豆、玉米现在的单产水平还不到美国的60%。

  解决部分种源"卡脖子"已迫在眉睫。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魏后凯认为,我国的种子企业很多,但还是缺乏国际核心竞争力,对此,他提出: "最关键的就是要保护好种质资源,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开发利用,培育出更优秀的种子。要把良种联合攻关作为农业科技攻关的重中之重,加快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多措并举推进种业产业化,全面打好种业翻身仗。"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黄建盛则建议,从国家层面设立重大专项,集中资源、整合力量,强化育种基础性研究,尽快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产粮大省建设国家级种子基地,培育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绿色节本的水稻、大豆、玉米等"当家品种",早日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黑土地保护升格至国家层面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当前与长远利益兼顾、利国利民的农耕措施。

  在耕地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质量,完善灌溉设施,强化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

  针对耕地出现"非农化""非粮化"的原因,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局长赖应辉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说,他在基层调研中发现,由于小项目不断蚕食耕地、种粮比较效益低等原因,一些地方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

  "耕地的问题,可以从量和质两个维度来看。" 赖应辉说,在数量上,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市民下乡、资本下乡和项目下乡等情况更加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耕地原有的粮食与农业生产用途,使得耕地总量保持18亿亩红线的目标面临着诸多挑战。

  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已经成为一个需要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目前,这个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3月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将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和黑土地保护工程。

  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土壤,数百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黑土层,我国东北地区则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但多年来"用养脱节",导致东北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面临土壤退化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桦南县梨树乡和平村农民孙斌近年来一直关心黑土问题。他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介绍说,近年来,黑土地变"瘦"了,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弱;同时,黑土地也变"薄"了,黑土层下降明显;此外,多年重茬种植和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地板结严重,黑土地变"硬"了。

  如何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孙斌建议:采取"谁使用谁治理"的原则,确保黑土地保护常态化;实施秸秆还田工程,是提高土地有机质含量的好办法;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以防止过量施入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实施轮作休耕计划,打破一味追求高价值单一品种连年种植的方式,从而达到调茬养地的效果。

  此外,孙斌还认为,改良黑土地的方向是升级为高标准农田。他建议,国家要鼓励有能力的企业用数字技术赋能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田"变"良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是数字化,需要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农业高科技。"孙斌说。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提出运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去解决。他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议:利用农业电商打造高效供应链,带动种子开发和耕地保护的升级,通过发挥电商无缝对接后端消费和前端种植的桥梁作用,提升本土种源保护和良种选育,利用大数据促进耕地用养平衡。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