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渐入国内大米消费淡季,产区内大米走货不畅的局面愈发严重,大部分米企处于停产状态中。展望五一节后市场,随着气温的回升,国内大米行业利空因素占主导,使得国内米价短期内继续维持偏弱运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消费淡季来临,刚性需求继续下降

自2016年开年以来,用米企的话来讲,米市全年无旺季而言。况且五月份后随着国内气温的缓慢回升,普通居民的饮食结构悄悄发生变化,天气热了对蔬菜、水果、蛋类消费量逐渐增大,主食食用量上就相应减少了些,因而使得国内大米整体刚性需求略有下降。另外气温升高加之梅雨季节即将到来,大米贮存条件下降,易发生霉变,保管难度增加。特别是2016年所产新稻因收割期多阴雨天气,大米水分偏大,从而影响经销商备货心理,谨慎提货依靠低库存来规避风险。

其次,稻谷拍卖政策调整势在必行,地储出库量增加

自3月31日起至今,国家临储稻谷拍卖已进行了四次交易,仅黑龙江粳稻有少量成交,大多数以流拍而告终,究其原因不外乎顺价销售让米企无加工利润而言。主要是在当今的形势下,陈稻谷“顺价销售”政策已经不适应当下稻米市场发展现状,这样一来与国家年初提出的粮食“去库存”的政策背道而驰。笔者预计短期内稻谷拍卖调整政策或将尽快出台,要么降低拍卖底价、要么增加深加工企业补贴,或是通过其他手段来增加企业主动参与购买的积极性,以达到去库存的目的,这样一来,大量的稻谷出库,势必加剧大米供应过剩的格局,米价下跌情理之中。

同时,各地方大量轮换出库低价稻谷值得引起各地米企关注。据笔者统计,目前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吉林等地均有大量的陈粮进行网上挂牌交易,其中12-13年产的稻谷均低于国家拍卖价格,且部分产区成交较好。其中以吉林粮食批发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于4月20日举办吉林省2016年第三次省级储备粮轮换竞价销售交易会为例。计划销售粳稻33670吨,成交32369吨,成交率96.14%,最高成交价2810元/吨,最低成交价2400元/吨,成交均价2590.27 元/吨。低价稻谷出库,使得部分米厂利用新陈勾兑的方法,拉低现货大米市场价格。

最后,东南亚干旱影响小,进口米有增无减。

自2016年初开始,东南亚国家持续受干旱天气的影响,大米总产量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贸易商出口价格也随时上涨,但因国产米与进口米间仍存较大价差,一季度进口米量仍保持强劲的势头,到港量只增未减。据最新一期海关数据显示,中国3月大米进口量4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99.1%,1-3月份,国内累计进口大米89.24万吨,庞大的进口量使得国产米价或将再一次承压下行。据笔者采访了解到,近期国内大米消费处于淡季,随着进口米到港量的增多,贸易商已开始酝酿降价销售来刺激大米出货。

综上所述,短期内国内米市仍将是利空因素居多,并且临近的“五一小长假”的节日效应对米市的影响微乎其微,国内米价仍将低位徘徊。建议米企随时关注国家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各地方陈粮出库的情况,便于适时调整生产。同时在此也建议米企,趁米市淡季时期多深入了解市场,掌握市场最新发展动态,生产最适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毕竟固守当前状况,势必会惨遭行业淘汰。(作者:尹秀颖)

 

(来源:中华粮网)